
試試跟你手機裡的語音助手講這句話,看看她們會有什麼回應?Siri 一直在問我“要去酒吧還是煙酒專賣店?”;Google Now 給我推薦了一些意大利菜餐廳鏈接。
如果是 Viv ,TA 會自動打開地圖顯示如何從你現在的位置到達哥哥家,然後標出路上哪裡有賣酒的,更厲害的是 TA 還能分析意大利千層面的大概成分,幫你挑選幾款與千層面搭配起來最合適的酒。
Viv 是幾位曾打造了蘋果 Siri 語音助手的開發者即將推出的一款新人工智能語音助手。據 Wired 報道稱,Viv 可以對接第三方應用和服務,完成訂票、打的、信息查詢等操作。同時,Viv 還能在用戶對它的使用中自主學習,幾乎可以滿足用戶的任何要求。
Viv 的“祖先” Siri
3 年前,蘋果語音助手 Siri 的問世曾讓很多人為之興奮:認為這個可以聽懂人話,會用迷人女聲回應“主人”,能幫忙設定鬧鐘、撥打電話的語音助手,把人工智能領向了一個新的台階。可惜,沒過幾個月,人們就不滿足了,紛紛吐槽 Siri 的局限性:
告訴 Siri 你需要定張機票,她可能會列出很多旅游網站的鏈接,航班信息之類的完全沒有;要買什麼東西問問 Siri,如果蘋果商店裡沒有,那 Siri 給出的答案永遠都是空白;就算後來與訂餐網站 OpenTable 建立了合作,Siri 也沒有辦法直接根據你的日程安排幫忙定好餐廳。
Siri “知道” 如何訂餐,也可以根據用戶命令“報告”日程,但要讓她根據日程空檔安排訂餐,Siri 表示“做不到!” 因為她只能做工程師為她設定好了的操作,本身沒有學習能力,也不能理解復雜的句子。

原 Siri 開發者離開蘋果,開發 Viv
Viv 要比 Siri 聰明多了,TA 可以解決 Siri 存在的局限性。告訴 Viv 你要買機票, 與 Siri 只能給鏈接不同,Viv 會直接幫你下單、選座,甚至還能根據你的日程安排建議你買返程的機票。在 Viv 看來,所有的語音命令不再只能是孤立事件,而是可以協作和互通的關系,甚至能把這種關系縱深到整個互聯網的數據之中。
Viv 被賦予了學習能力,所有實例都將連接到雲端的同一個“大腦”,從而不斷積累從各個用戶身上學到的東西然後強化自身智能。
如前文所述, Viv 的開發者曾是蘋果 Siri 語音助手的創始人,當時他們研發的語音助手被喬布斯看中,並堅持買了下來。但可惜的是,在喬布斯去世之後 Siri 一直沒有太大的改動。後來 Siri 創始人Dag Kittlaus 和 Adam Cheyer 以及 Siri 團隊早期成員 Chris Brigham 一起創辦了 Viv Labs,致力於新的人工智能助手 Viv 的研發。在開發者之一 Dag Kittlaus 看來:
Siri 只是(人工智能语音助手)这个长篇故事的第一章。
而团队另一位成员 Adam Cheyer 则表示:
Siri 的开发以及其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都令我觉得非常骄傲。但是 Siri 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來源:http://www.ifanr.com/442182?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