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昨天上午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第34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手機端網民規模首次超過PC端,但是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在今年一季度首度下降。此外,中國網民的整體受教育程度也在持續緩慢下降。
36氪根據本次報告整理了其中的一些材料,讀者可以自行參考。
手機網民數量首次超過PC,網站數量下降,上網場景移動化

截至 2014 年 6 月,我國網民總量6.32 億,較 2013 年底增加 1442 萬人,半年增長率2.3%,全年預計5%左右。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 5.27 億,半年增長5.4%,全年有望達到兩位數。手機上網的網民比例達到83.4%,與此同時,台式機和筆記本上網用戶的比例均出現小幅下降,手機端網民數量首次超過PC端。但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已經躍過頂峰,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1億部,同比首次出現下降。
網站的數量在過去半年時間裡也掉頭向下,降幅超過15%。看來App對網頁的衝擊是非常明顯的。在今年年初CNNIC的第33次報告中,已經記錄到網民在家庭、單位、網吧上網頻率的下降,和公共場所上網時間的上升。也許是受限於公共場所互聯網接入的限制,這一趨勢在34次報告中並沒有延續下去。

農村網民數量上升,網民受教育程度連續四年下降
截至 2014 年 6 月,我國網民中農村人口占比為 28.2%,規模達 1.78 億,繼續穩步增長。根據友盟的數據,2013年底目前國內三線以下城市及農村移動用戶的數量已經反超一二線城市。考慮到大城市移動端更高的滲透率,三線以下城市的網民數量應該在更早的時候就越過了50%。因此今年CNNIC還首次發表了中國農村互聯網發展調查報告。

由於互聯網向農村的滲透,從2010年開始接受高等教育的網民比例就一直在下降,而只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及以下的網民數量一直在上升,接受過大專及以上學歷教育的網民可能在明年跌至20%以內。同城市相比,農村的互聯網仍處在低齡階段。但是不管農村還是城市,網民的年齡分布都在同時向高齡和低齡延伸,他們是網民總量增長的動力。
人均上網時長增加,電商與娛樂up社交網絡down
網民上網時長在穩步保持提升,但是增速放緩,工作中上網在全部上網活動中的比重在下降。網民的上網活動也在發生著劇烈的化。

如果你把微博也視為社交網絡的話,國內社交網絡的使用率半年下降了9.3%,而一年前,微博+社交網絡的增長率還超過12%。因此在過去一年裡,傳統社交網絡迎來了拐點,中國網民的社交關系迅速向微信和新興社交App遷移。新浪微博和人人網的成長瓶頸可以被視為社交網絡大遷徙的縮影。
與此同時,網上銀行+網絡支付+網絡購物三板斧是使用率增長最快的板塊。這一板塊與電商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息息相關。互聯網金融在過去一年從無到有,獲得了10.1%的用戶使用率。此外,網游、音樂和網絡視頻代表的娛樂板塊發展迅猛,成長性僅次於電商與金融板塊。在未來4G網絡的帶動下,視頻、音樂等富媒體形式的內容有機會再上一個台階。

來源: http://www.36kr.com/p/21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