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製造人類史上最強空間望遠鏡

據國外媒體報導,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預計在2018年升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美國宇航局未來取代哈勃空間望遠鏡的軌道觀測平台。該望遠鏡於2018年發射升空,歐洲空間局也參與瞭望遠鏡的部分研製任務,現在韋伯太空望遠鏡已經完成2014年航天器關鍵設計評審,對望遠鏡的供電系統、通訊系統以及定位控制系統進行了審查,這是韋伯太空望遠鏡2014年任務中第一個關鍵性的里程碑。





韋伯太空望遠鏡完成關鍵設計評審: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主管理查德·林奇認為這也是關鍵設計評審中最後一個主要分系統,本次評審工作後,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設計基本完成,不會進行較大的改進,可以認為韋伯太空望遠鏡定型了。關鍵設計評審中包含瞭望遠鏡的設計細節、設計、建造以及組裝後的測試計劃,整個過程由美國宇航局組成的專家小組進行嚴格審查,在為期一周的時間內對望遠鏡各個分系統進行了廣泛的討論,確保望遠鏡按照設計製造、組裝完成。



各個分系統的完美合作才能實現望遠鏡的觀測工作:埃里克·史密斯是韋伯望遠鏡的代理項目總監,也是該項目的科學家,他認為韋伯望遠鏡不僅是一個高度集成的空間望遠鏡平台,還包括了其他支持望遠鏡觀測的分系統,通過各個系統的合作來完成觀測任務。



韋伯望遠鏡巨大的鏡面結構是一個亮點:從外觀上看,韋伯望遠鏡有一個巨大的鏡面結構,其觀測能力是哈勃空間望遠鏡、斯皮策望遠鏡的100倍以上,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紅外、中紅外觀測分辨率。韋伯望遠鏡主鏡面共有18個小鏡面組成,使用了波前成像的觀測技術,事實上這項技術來源於眼科手術,可以讓以極高的精度測量眼睛是否出現畸變,因此將該技術用於望遠鏡觀測,可以獲得極佳的觀測精度。



依靠先進的冷卻技術保持“冷靜的大腦”:韋伯望遠鏡的主鏡直徑達到6.5米,主要搭載了近紅外相機、近紅外光譜儀、中紅外觀測儀以及高精度導星傳感器,韋伯望遠鏡最大的技術之一在於其低溫傳感器,由於紅外波段的觀測需要極為嚴格的低溫環境要求,因此需要極為先進的製冷和溫控技術,工作溫度控制在40K左右,正負偏差不可超過0.25K。



美、歐、加的航天局參與瞭望遠鏡的開發任務:哈勃望遠鏡以拍攝可見光的圖像為主,而韋伯望遠鏡主要探索宇宙大爆炸後出現的早期天體,比如宇宙中第一批、甚至是第一個發光的天體,星系的演化、行星系統的誕生等。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參與了韋伯望遠鏡的開發任務,而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負責韋伯望遠鏡的管理,除了美國宇航局、歐洲空間局外,加拿大航天局也參與了該項目。



韋伯望遠鏡將成為人類有史以來觀測能力最強的太空望遠鏡,可對宇宙早期天體進行觀測,發現宇宙中的第一批星系。

來源:IT之家

要得知最新科技消息,請留意派亞普科技創見!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