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pbox、Uber、Snapchat……這些10億美金公司的脆弱性風險




本文來自Wired.com,作者馬庫斯·烏爾森(Marcus Wohlsen)討論了三家知名初創公司Dropbox、Uber和Snapchat的脆弱性(額這三家公司都在這份表彰式的、有“破壞式創新”效應的名單裡)。他認為,這三家公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業務單一。專注於某一項業務,力求做到最好,但這也有可能是它們的命門。這個話題,還蠻值得初創企業注意的。由騰訊科技翻譯:


雲存儲服務商Dropbox上週五出現大規模宕機。該公司表示,這是因為它在更新其數百台服務器時出現了bug。但這不是一個小事情:Dropbox不僅要應付怨聲載道的用戶,還要澄清“宕機是因為遭到黑客攻擊”的謠言。


在創業界,這樣的謠言並不少見。問題出現了,讓人心煩意亂;問題解決後,大家汲取教訓即可。但如果你的公司是Dropbox,或者其他任何躋身10億美元俱樂部的高科技初創公司,這種事情就會具有更大的風險。


跟業務本質有關的風險


Dropbox的宕機,以及Uber和Snapchat最近遇到的問題,展示了這種公司可能毀於一旦的風險。這倒不是因為它們具體做錯了什麼事情,而是跟它們業務的本質有關。


這些新興的服務獲得了大量投資。投資者把賭注押在它們的未來發展上,但這個未來是飄渺不定的。現在的用戶,輕輕鬆鬆就會棄用一個服務,轉投另一個服務。只要出現一個小小的問題,你苦心經營的一切就可能轟然倒塌。


最成功的高科技巨頭,比如穀歌和Facebook,有能力避免自己陷入巨大混亂,方法就是在足夠長的時間裡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我們不可避免地對它們產生了依賴性。對於很多用戶來說,除非Gmail整個帳戶被刪除,否則是不會考慮更換郵箱的。


但對於一些10億美元級的創業公司來說,並不總是有這樣緩衝墊來接著它們。如果它們跌到了地上,後果可能會非常嚴重。


做一件事,做到最好


去年秋天,在接受《連線》採訪時, Dropbox聯合創始人德魯·休斯頓(Drew Houston)承認,他的公司幾乎沒有出錯的餘地。如果Dropbox出現意外,即便只有一個用戶的文件受損,就可能會破壞所有用戶的信任。“就跟飛機操作程序似的,就算只是一個小錯誤,也會釀成大禍。”


Dropbox的風險在於它基本上只做一件事:在你的所有設備上同步文件。一方面,這種業務單一性讓Dropbox獲得了巨大成功,但不夠多元化也是它最大的弱點。其他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現在也在提供大致類似的服務。如果Dropbox在這件事上失去了用戶的信任,用戶可以輕而易舉地改用另一個服務。


休斯頓沒有進行多元化,而是聘請了一流的技術人才(包括Python編程語言的發明者)來預防和解決可能發生的問題。到目前為止,這種做法的效果還不錯。


上週末的宕機不會導致人們紛紛棄用Dropbox。上週末Dropbox只是不能訪問,文件並沒有丟失或遭到損壞。Dropbox 服務一直表現良好,很多人已經嚴重依賴它來整理和分享文件。Dropbox已經在用戶中培養了一種信任。如果它當初把精力分散到其他服務上,削弱了對其核心服務的支持,那就不會有這種信任。


Uber的兩種麻煩


叫車應用Uber正處在一個危機時刻。過去幾個月裡,很多人對該公司的“峰時定價”(surge pricing)策略抱怨紛紛:鬧雪災的時候,或者節假日期間,會出現人多車少的情況,這時的租車費用就會飆升。


此外,Uber還引發了另外一種憤怒:巴黎媒體Rude Baguette說,法國示威者們正在用扔雞蛋、戳輪胎、打破窗戶的方式攻擊Uber汽車。Uber也證實確有此事。


因為Uber這樣的app服務,正在顛覆傳統的出租車行業,美國一些 城市的出租車協會也開始向法院和市議會尋求保護。


“峰時定價”和跟出租車行業之間的衝突似乎是兩回事,但它們都反映了Uber的選擇帶來的後果。


什麼是Uber 的選擇?固執還是傲慢?


像Dropbox一樣,Uber也執著於做好一件事,也沒有進行多樣化。其實它只要放棄“峰時定價”,人們對此的抱怨就可以快速消散。在有些城市,出租車協會已經出面反對Uber,那麼它只需改變一下服務政策,就可以解決這種問題。但Uber沒有選擇這麼做,因為在其直言不諱的首席執行官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眼中,這麼做會損害Uber事業的基礎:提供出色的叫車服務。


Uber表示:“峰時定價”是為了激發供給和抑制需求,以確保兩者相匹配。否則想叫車的人就叫不到車。上個月,紐約出現暴風雪期間,Uber車費漲到了平時的7倍,卡蘭尼克告訴《連線》雜誌:跟Uber根本不能提供車輛相比,“峰時定價”對Uber的負面宣傳算不上什麼。


“如果你的服務不可靠的,你就會失去用戶。”他說。“無論是在哪裡,都沒有人說過Uber不可靠。”


如果叫不到車,或者車姍姍來遲,那麼Uber還有什麼理由存在呢?卡蘭尼克很崇拜亞馬遜創始人兼CEO傑夫·貝索斯。亞馬遜現在的業務非常多元化,但如果它不能準確迅速地配送網站上的訂單,那它就會倒台。


Uber認為自己的租車服務跟亞馬遜的服務是類似的:如果車沒有出現,就相當於你在亞馬遜下了訂單,貨卻沒有送到你的家門口。這就是為什麼Uber認為自己不能妥協的原因。


所以Uber把精力花在跟監管機構合作,以便讓它們容納Uber現有的服務上,而不是花在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上。



這樣的固執常常被視為傲慢:高手雲集的初創公司認為自己凌駕於規則之上。Uber的選擇在Twitter上遭到了非議,在市政廳受到了抨擊。但是,跟用戶打開Uber應用,卻看不到地圖上有出租車相比,這樣的結果也不是很糟。前一種威脅是可以控制的,第二種則生死攸關:用戶只會打開另一個應用,看看Uber的競爭對手是否有車。


Snapchat的消失


跟Dropbox和Uber相比,“閱後即焚”圖片分享應用Snapchat的脆弱性近日暴露得更加明顯一些,而該公司的應對方式也非常糟糕:不久前,一個黑客團隊利用Snapchat的一個已知安全漏洞,洩露了數百萬用戶的電話號碼。Snapchat聯合創始人兼CEO埃文·斯皮格爾(Evan Spiegel)面臨著大量令人難堪的批評,但卻沒有迅速道歉。


如果一家公司,其全部業務都是圍繞著“隱私”建立起來的,洩密事情肯定會嚴重威脅到它的生存——尤其是在這麼多公司都在盡力提供類似服務的情況下。


Friendster就是一個前車之鑑。在Facebook稱霸之前,Friendster就是當時的Facebook。但當它的服務令用戶失望的時候,Facebook就逐漸取代了它。


對於Snapchat來說,做出有誠意的道歉不是為了禮貌,而是要表示它認識到了辜負用戶信任的嚴重性,為了確保這樣的事情不會再次發生。跟Dropbox和Uber一樣,Snapchat贏得用戶的喜愛也是因為它在某個業務上做得非常出色。如果它在這個業務上搞砸了,用戶對它的愛也會消失無踪。

來源:虎嗅网

來源:Wired.com

要得知最新科技消息,請留意派亞普科技創見!

Categorie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