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雷軍最擔心的事情...

“5年後小米的收入能否超過格力?”隨著兩家企業相繼公佈2013年成績單,距離這場10億賭局的答案似乎更近一步。昨天上午,雷軍在內部郵件中公佈了小米2013年的成績單:小米在2013年總計售出了1870萬部手機,增長160%;含稅收入316億元,增長150%。
一位小米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2013年年終時,雷軍曾在內部透露,2015年左右小米就能達到上千億的銷售額。
但從0到1000億,和從1000億到2000億,兩個1000億業績的跨越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保守計算,如果格力在2017年完成2000億的目標後,在2018年繼續增加200億的收入,那麼小米至少需要做到從今年開始每年保持50%的增長速度,才有望與格力在2018年,也就是董明珠與雷軍10億賭局約定的5年後打平。
昨日,雷軍也坦言,過去一年“我們壓力很大”,但他還是定下了2014年4000萬部小米手機的目標。
高估值難以為繼
對於已經成立3年的小米而言,4000萬部並不是一個輕鬆完成的銷量,而它未來幾年想要繼續保持起步階段的高速增長,也或許並不輕鬆。
一個值得注意的數字是,在經過了幾年高達4倍的估值增幅後,去年小米儘管獲得百億估值,但估值增幅降到2.5倍。
投中集團高級分析師宋紹奎就對記者表示,這意味著投資人看到小米目前中短期有成長空間,但根據對未來市場的期望值,結合當前發展的速度對估值進行了修訂。“儘管小米的估值方式向百度、阿里看齊,但後者業務模式已經成熟,而小米仍處投入期,再往後小米繼續獲得高倍估值成長的可能性或將減小。”
對小米來說,它更大的成長空間在於從一個手機單點,擴展到通往電視屏幕等多個智能終端以及以手機為核心的周邊應用與市場。
過去一年,小米316億收入中除了小米手機3、紅米手機等手機產品之外,還包括了其他逐步豐富的產品線,如小米電視、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等產品,與開發者的分成以及周邊產品帶來的收入等。
其中,作為小米三駕馬車之一的MIUI,用戶數突破了3000萬,12月當月向開發者分成就超過了1800萬元;而小米配件及周邊產品全年營收超過了10億元,米兔玩偶售出了50多萬隻。
這背後離不開供應鏈資源改善、產能、倉儲物流能力等環節的支撐。去年小米建成了6大倉儲中心、18家小米之家旗艦店、436家維修網點,發貨週期從訂單付款後2週縮短至1週。而在產能方面,小米手機在南京的英華達代工廠負責人曾對記者透露,英華達加上富士康的生產線,小米手機每月出貨量達到了150萬部,峰值時能達到200萬部。
而未來國際化或將消化小米手機4000萬部中的一部分銷量。在去年谷歌前高管Hugo Barra加盟後正式開啟,小米曾在我國香港、台灣地區初步試水,並表示小米將在2014年正式進軍東南亞市場。昨天,小米公佈了將進入新加坡的消息。
面臨嚴峻考驗
“從雷軍的表態中,可以看出來的端倪是:2014年小米會繼續加速,全面進擊。實際上,根據小米的慣例,年初的計劃都是保守的。實際情況很可能會超過4000萬部。 ”一位接近小米的人士對記者如是分析。
但想要在2014年超越4000萬部的同時,收入再次實現超100%的增長,這些數字完成起來並不輕鬆。
例如,小米電視能否獲得如小米手機的爆發式增長仍然待解。截至目前,小米並未公佈過小米電視的銷量。雷軍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說,電視要想量產,爬坡期很長,此前小米手機在銷售30萬部之後即實現打平開始賺錢,而電視的盈利卻很難估算。
他曾對記者坦言,電視銷量如果不夠大,小米可能會賠得一塌糊塗。而要怎麼把用戶拉回客廳,這可能還要用上1~2年的時間。
而除了手機、智能電視等硬件外,未來可穿戴式設備等其他圍繞小米手機拓展的硬件將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市場認可,依然有待時間的檢驗。
“小米內部經常強調要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態度來做事。”一位小米內部人士昨日對記者說,“因為行業競爭激烈,變化迅速。現在全行業都在學習互聯網模式,對小米而言,競爭也肯定會非常激烈。”
從外部競爭來看,華為等行業巨頭們終於深刻感受到了小米模式帶來的行業形勢變化。他們喊出“向小米學習”的口號,以小米為標杆發起衝擊。
經過了幾年的爭論和博弈,華為不久前發布子品牌“榮耀”。榮耀的獨立可以看作是華為等傳統手機廠商試水互聯網營銷的一種嘗試。目前,華為電商的銷量已經占到總銷量的10%,而且這個比例還在快速提高。
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介紹,未來榮耀品牌將主要定位於追求極致性價比、超長續航等功能的用戶,主要銷售渠道為電商,這意味著榮耀的產品和定位與小米產生直接競爭。而按照計劃,如果榮耀業務做起來,預計今年達到小米去年約2000萬部發貨量。
“過去三年小米獨享了電商宣傳品牌的模式,但直到去年下半年華為推出榮耀,包括金立將推的新品牌,未來國內的競爭對手不會再給小米太多時間去獨享這一模式。”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未來能對小米形成威脅的就是華為,“榮耀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運作好的話對整個公司轉型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做得不好的話也可能會傷及自身。”
而雷軍昨日也坦言:“我們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他表示,小米是推動變革的先鋒,但先鋒能否成為行業真正的領導者,取決於我們今後的努力。
他表示,小米突圍的道路只有一條,繼續堅持互聯網思維和小米創業的“三大法寶”:堅持和用戶交朋友、堅持產品為王、堅持合作共贏。
來源:IT之家

要得知最新科技消息,請留意派亞普科技創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