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掘金戰」無人缺席,無論是雄心萬志的移動互聯網創業者,還是家大業大的老牌互聯網公司,正像李開復所說,O2O未來會改變中國,線上、線下一旦連起來,這是巨大的爆髮式的力量。有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O2O市場規模為562.3億元,預計2012年將達到986.8億元,增長率為75.5%。
為此,中國最大的兩家互聯網公司騰訊、阿里巴巴都已經在O2O集兵布營。這是互聯網巨頭從PC端轉向移動端的實力較量,它們都要抓住O2O和生活服務類電商化的機會,無疑,O2O是電商的未來形態之一。
我們來看下他們都布下了哪些棋子。
阿里系
阿里系是涉足O2O最早的一家,也是佈局鏈條最長的一家。最近其佈局明顯提速,先是淘寶推出了地圖服務;接著10月31日,本地生活本地生活信息服務平台丁丁網正式宣佈獲得阿里巴巴與花旗銀行的投資。
阿里O2O正在向「閉環」大邁進,虎嗅整理如下:
平台
1、淘寶本地生活平台
2006年,阿里巴巴收購了由前員工李治國創辦的口碑網。後調整成為淘寶本地生活平台(bendi.taobao.com),提供本地商戶信息、電子優惠券、團購、租房、外賣和演出等6類服務,並擁有本地生活、淘寶電影等兩個移動客戶端。
2、團購:聚划算、美團
淘寶2011年2月宣佈,此前專注於網絡商品團購的「聚划算」重心將調解為線下區域化的團購,正式加入「千團大戰」。
2011年7月,美團網完成的B輪融資是由阿里巴巴領投,隨後,阿里副總裁干嘉偉宣佈加入美團網擔任COO,負責管理與運營,加強線下隊伍。
工具
1、線上線下比價:一淘網
淘寶旗下比價網站一淘網,提供有掃二維碼比價應用「一淘火眼」,可查詢商品在網上和線下的差價。
2、支付工具:支付寶
支付寶已經在手機搖一搖轉賬、NFC傳感轉賬以及二維碼掃瞄支付方面有所布局,並在線下和分眾傳媒、品折扣線下商場達成了合作。在虎嗅之前的報導《支付寶O2O的為與不為?》中,支付寶CEO彭蕾明確表示,支付定在阿里O2O的定位是工具,向後端靠,提供與支付相關的場景應用。
3、淘寶地圖服務
LBS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基於地理信息的搜索,向用戶推薦地圖及地理位置信息相關的商戶信息變得尤其重要。淘寶剛剛推出的地圖服務,具有定位、找周邊團購優惠、找本地商戶等功能。其中團購優惠由聚划算提供,商家來自淘寶本地生活,地圖由阿里云提供。
投資協同
丁丁網深厚的商戶資源、手機優惠券規模(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手機優惠券APP之一。用戶使用該APP,對線下商家出示優惠券,即可享受折扣)與阿里原有的資源形成互補。丁丁網CEO徐龍江說,接受阿里巴巴的投資主要是為了借力加快丁丁移動O2O平台的電子商務化。雙方將很快在移動、地圖等多個方面展開合作。這也是阿里佈局的本意,阿里資本董事總經理張鴻平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稱,「丁丁優惠是本地生活領域通往O2O電子商務平台的最佳渠道之一, 也會同阿里巴巴多個業務部門產生協同作用。此外,丁丁網在本地生活領域已經有長達七年的經驗。」
另外,未經當事方證實,傳阿里資本重金投資了陌陌。而近期陌陌推出的2.0版,添加了基於地理位置的群組功能。陌陌產品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陌陌的群組功能將為用戶在很多場合的交流帶來便捷,龐大的位置數據庫提供了一種全新的020思路。
騰訊系
之前虎嗅曾經多次分析了騰訊O2O的路徑選擇與困難,如騰訊電商控股公司生活電商部總經理戴志康所言,以「二維碼+賬號體系+LBS+支付+關係鏈」構成的騰訊路徑,其重要的環節包括:
入口
微信+二維碼。馬化騰多次強調:騰訊和微信就是要大量推廣二維碼,這是線上和線下的關鍵入口,「微信掃瞄二維碼」的成為騰訊O2O的代表型應用。
工具
直到今年9月,財付通才宣佈與微信騰訊電商等進行深度整合,以O2O的方式打開手機支付市場。其核心業務「QQ彩貝」計劃——打通商戶與用戶的聯繫,實現精準營銷,打通電商和生活服務平台的通用積分體系。
平台
F團與高朋合併的公司近日獲得4000萬美元融資,Groupon主投,騰訊跟投。前後加起來,騰訊在團購業務的投資已經超過1億美元。據搜狐 IT的消息稱,F團的業務未與微信進行整合,但並不意味團購不會成為騰訊擴張O2O的助推器,「F團高朋的團購業務將給騰訊帶來豐富的商戶資源,有助微信的發展」,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說。
QQ地圖
戴志康曾經講過,手機最大的不一樣是有位置,入口即地圖,地圖是讓線下的人和線上的東西產生關係的非常有價值的手段。騰訊的思路是通過多樣化方式提供的地圖平台,開放的API允許更多開發者的接入和調用。
自從騰訊地圖平台2011年開始立項街景服務,現在全球定位數據遍佈除非洲外的其他大洲,據說最新的騰訊街景即將面世,支持手機,以後LBS的應用可以調用騰訊的街景和地圖接口,直接在應用裡顯示所在地方的實際街景數據。
路數不同
彭蕾在接受虎嗅採訪時曾經評價稱,「沒有一家能夠拍胸說自己是未來O2O的贏家,機會太大,變數太多,如果說騰訊是微信切入,那麼阿里切入O2O的可能性最多,聚划算、淘寶生活和支付寶都有可能,我更相信術業有專攻」,那麼,這兩家涵蓋了從廣告資源到入口到支付資源的兩大巨頭,其O2O的路數有何不同?
1、入口性質不一,導致一個偏2C,強調用戶體驗與關係,一個偏2B,強調交易與平台數據。
阿里與騰訊接入移動互聯網的主要入口不一樣,一個是支付工具支付寶,一個是通信工具微信。微信對用戶有「朝朝暮暮」之效,是做O2O的良器。反觀支付寶,它明確將自己定位在O2O鏈條的後端,為阿里內外的其他各平台與客戶端提供2B金融與數據服務。而在阿里系O2O的前端,打頭的主要還是聚划算和淘寶生活,它們基本還是媒體平台。媒體平台就是廣告平台,在廣告平台上競爭最激烈的是優惠券,同質化嚴重。不過,支付寶是阿里做O2O的極大籌碼。它在生活服務類電商裡已經奠定了絕對的優勢,甚至可以為商家提供平台化的卡券生命週期管理服務。支付寶在支付入口沉澱積累下的大量賬戶數據庫、掌握的消費數據,會轉化為阿里做O2O的強大後勁。
2、線下功夫,如果說阿里本來運營能力就強於騰訊,且通過投資美團、丁丁,增強了與大量線下商家打交道的基因,那騰訊還沒表現出線下能力的補齊——所投資的高朋網這又才再次整裝出發。在「張小龍+戴志康」之外,騰訊做O2O還應該有第三人、或者說有別於張、戴(互聯網人)的第二類人(水泥人)。在理解商家、改變商家方面,戴志康自己都表示出某種不自信:「當互聯網改變傳統產業時,互聯網人沒有優勢;我感受到一個互聯網人的不安全感,我感受到我自己的不安全感。」
在這裡,我們要轉貼一個做線下營銷人的抱怨。通惠營銷的胡忠文認為,線上這些巨頭現在極力炒O2O概念,只是在快速圈地,卻並沒有花費精力為線下商家真正創造價值、提供服務。
在線上和線下商業不同發展理念的驅動下,我們再回看微信、丁丁、大眾點評的發展就很明白他們在做什麼了:將線下商家都快速納入到自己的圈子裡,再用這個商戶資源優勢拉動海量消費者,進而提高自己的估值,然後再融資,再圈地。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他們都努力快速地推線下商家,但沒有一個認真地做著線下商家真正需要的營銷系統。
線下商家需要什麼樣的營銷系統呢?簡單、快速、高效地發展客戶並能幫助線下商家長期發展的客戶營銷和忠誠度系統,同時這個忠誠度系統可以方便、低成本地與現有的其他信息系統對接提高整體商業營運效率。
現在大喊著O2O發展的各種企業,有幾個在認真地做著這件事情?這是個長期艱苦的工作,講求快發展的O2O企業沒人能下這個決心。還是快速圈地圈錢來得實在。
從這個角度說,阿里與騰訊的O2O還都真正處在佈局階段。
原文:虎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