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我們曾報導過Google將進入硬件市場,併計劃於明年第一季度推出一款搭載Chrome OS,大小為12.85寸的自有品牌觸屏本。
或者,我們可以這麼理解:Google將要繞開可以給它提供硬件的廠商和棄用當下最流行的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推出Google的自有品牌產品。
老實說,這並不意外。自打Google 收購摩托羅拉之後,在Google的大家族裡,摩托羅拉就一直處在Google硬件合作夥伴的陰影中。而摩托羅拉——或者更確切的說,是摩托羅拉專利,也只是Google發展硬件的基礎,並非其核心競爭力。
讓我們倍感意外的是,Google對Android的持續性忽視。為什麼Google要推一款搭載Chrome OS的設備,而不用就放在手邊的Android呢?
Android,至少在市場佔有率上,已經將其競爭對手微軟,黑莓和蘋果等拋之腦後,並且很可能成為全球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儘管它並非一直完美,但是,Android已經在過去的幾年中,已經趨於成熟。拋開它的缺點不談,Android的優勢在於它有極強的兼容性。無論是年代久遠的小型手機,還是4寸的“phablets(phone+tablet)”都可以搭載Android系統,而很多大型的製造商也將它作為操作平台的首選。
Google將Android定性為“一個為手機、平板和電視所搭建的開放平台”,言下之意就是,Android和電腦就好像兩條平行線,不會有交集。
那麼接下來問題就是:Google為電腦準備的是什麼呢?
早在Eric Schmidt還在擔任Google CEO的時期,他就曾做過這樣的區分:Chrome OS是為有鍵盤的設備準備的,而Android瞄準的則是觸屏設備。所以,這麼推算起來,這種差異化的存在至少已有兩年之久。而當時,Chrome OS已經完成了從一個精美的瀏覽器,到一個完全依賴於Web app操作系統的演化。
可就在Chrome OS推出後不久,Google給Chrome OS下的定論卻是這樣的:“我們錯了, 因為人們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在使用瀏覽器”。緊跟著Chrome OS的動態也變的越來越不透明。
其實通過“與設備軟件進行交互的方式”來區分筆記本電腦與觸摸屏設備,這本身就沒有多大實際意義,Android在過去取得的成功已經說明了這一點。開發者已經支持了上至電視,下至小尺寸的手機這麼多的設備,多一個電腦又何妨呢?
而對這款Google將推的觸屏本來說,做這種區分,簡直貽笑大方。Google難道要搞一個類似給你裝了Windows 8的電腦配了一個觸摸屏那樣的產品?或是像使用Surface一樣,需要通過翻轉鍵盤來完成從筆記本電腦和触屏本間的切換?這兩個聽起來都很不靠譜,尤其是後面那個…..
對於Google這種並不將主要精力花在觸摸屏優化上的行徑,最有說服力的說法來自MG Siegler,他在一片篇微軟Surface測評中寫到:
桌面模式(桌面鋪滿App)是個殘酷的玩笑。其實它跟你過去幾十年裡所習慣的Windows一樣陳舊,只是現在它被搬到了一個觸屏設備上。我承認在UI方面它的確有不少針對觸屏做出的改進,但是,它依然有很多不好用地方:我在用電腦的時候就從來不會有這麼多的誤點、誤關和難受的感覺。
如果將上面這段話中的“Windows”換成“Chrome OS”,“幾十年”換成“幾年”,這就變成好像是在說可能明年會上的Chrome OS設備了。試想一下,為什麼蘋果要將OS X和iOS分開?原因就是,在平板上用經典的操作界面去工作,就好像平常我們去解一個兒童安全鎖一樣的受挫、不爽,一句話——就是感覺不對。
而Android就沒有這方面問題。
如果Google 只是單純的去做好自己的App 套件(Gmail, Google Drive, Calender等),不去管其他的,那麼Chrome 瀏覽器其實已經有了Chrome OS所需要配備的功能。並且只要Google 在每年的I/O大會上,保證App能夠不斷的推陳出新,就問題不大。
問題是,Google究竟會不會這麼做?目前尚未可知。Google在過去的兩年裡一直堅持了Chrome OS 項目,甚至拋棄了它最初只是去做一個“Brower-in-a-box”的想法,看它現在的勢頭,Google是要將推操作系統這條路繼續下去——無論Android多麼受歡迎,多麼完美。
Via Pando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