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譜、大商機:“快生活”的賣菜電商新模式

秘製煎燒鱸魚,20.9元;飄香燴肉炒飯兩人份,9.9元;鮮菌菇滑蛋,6.9元……

有這麼便宜的飯店嗎?當然不是,這是廈門一家網上賣菜網站“ 快生活 ”的菜譜標價,他們不僅給你挑揀切洗配好菜,還附帶烹飪菜譜,你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像在淘寶網買商品一樣,當然你得動手做這道菜。在“快生活”上買菜不僅價格便宜,取菜也很方便,網站在第二天把菜發送到離你身邊最近的便利店提貨點,保證食材的新鮮,而你只需要在下班之後去便利店取貨即可。

隨著物價飛漲,上班族在吃飯上的花銷越來越高。很多上班族開始考慮自己帶午飯的問題,便宜經濟實惠還很乾淨。而“快生活”網站的服務正好解決了上班族吃什麼,怎麼做以及買菜的問題。

對於上班族來說,買菜不是問題,但是買不到新鮮的菜。下班稍微晚回來一會兒,菜攤、便利店、超市裡的菜基本上就被搶光了,即便還有,也只剩下一些被人挑了一輪又一輪的剩菜。看到這些菜,頓時就沒有了做飯的慾望,繼續把工資交給飯館。儘管下廚房,豆果菜譜等應用能解決吃什麼,怎麼做的問題(也非常有用),但買菜和送貨這個環節才是覺得吃飯問題的重要環節。

為什麼像“快生活”這樣的賣菜網站食譜化,那麼食譜網站能不能“電商化”?

業界也曾經討論過菜譜網站的盈利模式,無非就是會員增值服務,渠道化、廣告和電商,但具體怎麼操作也沒有下文。給電商網站做渠道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如果用戶數起不來,帶來的流量和轉化率不會太高;二是電商對於小金額的賣菜行為也不感興趣,試想一下,做一頓晚飯,150克的黃瓜,200克的西紅柿,500克的土豆,加起來也就10幾塊錢,對於大電商來說,成本也有點高。我認為下廚房們反而適合做網上賣菜的業務。

菜譜網站有獨特的受眾群體,即做飯和準備做飯的人。準備做飯的人與其把要買的菜放進lists,不如由菜譜網站自行提供食材的整理和配送,像“快生活”那樣,把需要的食材處理好打包(用戶也可以選擇不處理),定價,配送,成為“整體廚房解決方案”。菜譜網站已經有自己的名氣和口碑,在提供食譜的同時提供賣菜業務無非是錦上添花,這對於新興的,單純的買菜創業網站來說剩下了一筆宣傳費用。菜譜網站+賣菜電商模式結合,可以為網站帶來新的盈利點,也可以增加用戶黏性,形成使用習慣。

有評論認為要做賣菜業務,有幾個問題還需要解決,一是成本(包括配送或者取菜點成本),二是社區碎片化(顧客分散於各個小區),三是售後服務(菜品質量與用戶需求之間的矛盾)。但是這種觀點顯然是從傳統電商的模式來看賣菜業務,賣菜有自己的特殊形式,只能是區域化,本土化,也是它的優勢所在,紮根一部分小區,隨著規模的擴大和口碑的積累在進一步擴張起來。“快生活”已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式:

1、有目標客戶。比如要做飯上班族們,這部分人買菜不像家庭主婦、退休老人一樣有大量的閒置時間去購買新鮮蔬菜,時間緊張。且網站已經積累了不少的不表用戶群。

2、物流模式:定時定點取貨。選定小區附近的便利店,上班族下班後方便取貨,網站也可以節省大量的租房成本和人力成本。等規模做大後可以自行運營。

3、精准採購,用戶根據菜譜選定食材套餐,網站根據用戶預定的需求進貨,避免食材積壓、腐敗,造成浪費和供應失衡。

4、口碑傳播。由於不少用戶認為買食材還是親手選擇才比較放心,那麼如何讓這部分用戶放心需要網站用心經營。保證菜品的質量和新鮮度,得到一部分用戶的讚許和認可,那麼口碑和信譽自然會在社區中傳開。

http://tech2ipo.com/56710

要得知最新科技消息,請留意派亞普科技創見!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