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發展十幾年,你錯過了哪些創業機會

在我們報導過的新產品或新模式的後面,經常會看到有不少人驚嘆或感慨自己也曾有過相同或類似的想法。但是正如氪星超人raina同學在文章後的簽名里所說:“你的想法,有一千個人想到了,有一百個人準備做,只有一個人做了。”也就是說,另外999個有同想法的人,事實上是錯失了這次機會。

只是你也不用埋怨自己或以其它方式跟自己過不去,因為這本身就是人生常態。不管是我們自己,還是已經做出一些成績的成功者們,在國內互聯網這十幾年的發展浪潮中,大家在回過頭看時,或多或少都會感覺自己錯失了一些機會。

“互聯網發展了十幾年,作為從業者,你錯失了哪些職業和創業機會?”

這是知乎上發起的一個話題,我們發現有不少我們熟知的互聯網創業、從業者回顧了自己“錯失”的機會,這裡將其中一些回復引用過來,讓各位看看他們的故事。

黃一孟— VeryCD、心動遊戲創始人

從03年創業到現在,其實還是錯失過蠻多機會的。

VeryCD流量增長最快、Alexa進全球前100的時候,也正好是SP業務最發達收入最好的時候,但是我們完全沒做SP廣告,錯過了第一個的流量大規模變現的時機。

我們的電驢軟件安裝量最高的時候,沒有跟風做自己的網址站,而是用很低的價格把軟件默認設置的主頁賣給了另一個網址站。每個月捆綁網址站拿到的廣告費不到2萬元,而幾年後我們在caoz的建議下自己做網址站的當月就有近20萬的收入,用戶累計差不多一年後就達到了每月100萬收入。但是也已經錯失了最好的時機,少了好幾年的用戶積累。

另外VeryCD其實也是最早嘗試做在線視頻的網站,早在土豆還在用Windows Media Player內嵌插件,優酷還未誕生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做Flash播放器的視頻在線播放,可惜那個時候不夠魄力沒有下定決心也沒有找投資支持。當然現在回想來,以當時的能力,即使轉性了在線視頻也未必成功。

創業的過程彷彿就是不斷看到機會錯失機會的過程,看到Facebook的時候想哎呀我怎麼沒想到呢,但其實機會有得是,有了Fackbook以後還能有twitter,有了twitter以後照樣還能誕生instagram。每次覺得痛失某個創業機會的時候,下一個機會可能正在面前走過。所以不用太過擔心,擺正心態,不斷累積不斷嘗試,為下一個機會做好準備。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所有的付出都會得到回報,就像我們10年遇到網頁遊戲的機會那樣。

徐小平— 真格基金創始人

我跟互聯網關係不大,但有兩件偷偷因為遺憾的往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大概是1998年前後的樣子,搜狐一個最早幾位創始人之一是新東方的學生,我跟他交往很多,有一次他說搜狐需要融資,激活了我身上那投資人的天性。當時我手頭的總資產大概有十萬美元,我就躍躍欲試想把這個錢投給搜狐。搜狐當時窮到連新聞發布會都開不起,只能用”牛欄山二鍋頭“做他們冠名贊助商。結果這個兄弟說了一句話,打消了我的念頭:“投資搜狐必須很小心啊……“,這麼一說我就收起了自己的賭性,放棄了這個想法,但如果當時他是一個樂觀主義者,鼓勵我投資的話,現在的俺肯定就發財了!

還有一件事,這是2000年的事情,當時我的一個助理告訴我MSN和QQ的區別,我當時還真是第一次聽說QQ和MSN,生性關注新事物的我,對IM工具立即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但我助理一句話,又毀了我一次發財機會,她說:一般office白領都用MSN,層次比較低的人,都用QQ……從此,”層次比較高我“,當然就用MSN啦,再也不關心QQ,於是,QQ後來發生的驚天動地的成功,與我失之交臂,否則,我怎麼也會在企鵝幾塊錢的時候買一點,然後在十塊錢的時候賣掉啊!

“錯過”的這兩個其實並非機會的機會,至少給了我一個非常寶貴的教訓:千萬別小看那些創業公司,現在看似不起眼的公司,未來可能就是騰訊搜狐,所以,這個信念支持我做天使投資,期待著投到下一個騰訊搜狐……即使永遠投不著,也要永遠投下去!

姚劍軍— 中國站長站(CHINAZ.com)創始人

 

1. 2000年進入互聯網,開始做個人主頁,當時國內站長更多的收入來自於美國的廣告聯盟,大家都在收美金,常看到各種曬支票,但因為我進入已經比較晚,只看到了一個尾巴,很努力的搞了各種聯盟也沒收到一毛錢美金,那年美國的互聯網泡沫破滅,於是什麼都沒了。不過有家賺錢網的口號讓我堅持做了下來,那家網站說“只要你有一萬的訪問量,你就有一萬元的收入”, 我主頁上不斷跳動的計數器讓我堅信這是一條正確的路。

2. 2000年底開始做WEB版MUD:笑傲江湖。這成為2000-2002之間中國站長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主要通過賣遊戲幣和收包月VIP,有很多站長從這上面賺到了不少錢,我因為膽小只收包月VIP,每個人10元一個月,最多的時候好像也只收到近萬塊錢,但好歹算是完成了我最早的月入過萬的夢想。其實遊戲的收入可以更高,但是沒去堅持,也認為賣遊戲幣破壞遊戲平衡也沒賣過。再後來到2001年底石器時代出來後這種小遊戲就沒什麼人玩了。

3. 2003年-2004年,SP的時代,最早聽說了一家叫世紀影院的網站月入幾百萬,於是開始研究,在這過程中一個同是泉州人的好友吳澤源創立了http:// 520.com邀請我加盟(目前美圖秀秀的前身),於是我擔任了http://520.com的技術總監,別人用激情電影來吸引用戶輸入手機號碼扣費,我們用激情交友,連高額的帶寬費用都省掉了,後來我從520離職自己創建了一家公司也想做同樣的,但由於動作太慢,04年的9月份中移動開始做整頓,很多接口直接被封掉,到最後那家公司一分錢也沒賺到,哪怕是快一兩個月,都能夠有不少的收入,我知道的一個做技術的朋友的老闆用最後兩個月撈了兩千多萬。01年網易的股票才1美金,後來因為SP的收入在03年開始股價飆升,中國股神段永平應該感謝中移動發明了當時那樣的收費方式,呵呵。我後來也常和朋友說,在那時代,真的是中國移動救了中國互聯網。

4. 2005-2008,網站聯盟逐漸沒落,期間有大批站長靠GOOGLE作弊來賺美金,本人覺得不屑就沒去碰。

5. 系統盤,網址站。最興盛的時候應該在2008年左右,以往大家做網址站覺得不是那麼容易賺錢,後來百度開始給網址站分錢,幾家大的如番茄花園,雨林木風等都是每月千萬級的收入,說實話我為這個方向動搖了好幾回,有好多朋友找我想做系統盤,然後導量給網址站,再導給百度來收錢。但隨著08年番茄花園被抓,我還是堅定了只要跟非法的事情相關就不碰的原則。網址站我也做了段時間,如果照當時我能使用的量,搞到一兩百萬IP不成問題,但最後都停掉了,終究覺得不是自己的主業。

其實機會一直都有,08年雖然沒做系統盤和網址站,但當時看到了網頁遊戲這個方向。也慶幸這一次義無反顧的去做了,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也經歷過把錢花光到處為發工資而奔走的境地,但是堅持了一個對的方向,最終算是生存了下來。以前我還常常覺得自己失去過太多的機會,覺得惋惜,現在回想,有些事就像天注定了一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積累,等待一個適合你的機會的到來!

徐易容— 美麗說、抓蝦創始人

過去十幾年,我一是永遠失去了“輟學”的機會(當時在斯坦福),二是拒掉了一家叫“百度”的小創業公司(當時在IBM)。

有失有得,我得到很多。現在的我是創業者,仍有夢想,擁抱未來,大家共勉。呵呵。

許朝軍— 點點網創始人,曾任盛大邊鋒總裁、人人網負責人。

過去十幾年一直在社區領域花時間,想想很可惜,沒有做成任何一件大事,一大事無成。

很多機會踩到過,但是沒有最大化,就像買一個股票,漲了一倍,就拋了,後來又漲了10倍。沒有最大化機會,有很多內因和外因。內因方面有一點是:你只是執行層面,很多業務之外的基本問題你是很難推動解決,比如文化,行政,人事,政治。相信現在在執行層面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苦惱和無奈。生產關係會極大地影響如何把機會最大化。

裴大鵬— ShopEx 聯合創始人,副總裁

回憶一下創業的10年,不能說錯過什麼。只是在創業期間選擇方向的時候有多個選擇,後來定下來做ShopEx後,就一直堅持下來,一直聚焦在這一個項目上。那時候的選擇有這麼幾個:

一個是想做一個圖片分享網站並朝著圖片沖印、高質量圖片分銷等方向進行商業化;
一個是想做一個在線筆記的應用。
另外一個就是在電子商務領域,做一個網絡購物系統,幫助企業在網上開店。
後來我們選擇了最後一個方向,回頭看看前兩個也都有成功的公司,當然我們做就未必。

做ShopEx的早期,我們不僅有ShopEx還有個PayEx,後者是一個支付網關。當年是想將網購系統和支付網關結合起來做的,系統免費獲得大量用戶,可以通過ShopEx收取技術服務費,通過PayEx支付網關收取交易流水佣金。不過做支付網關投入很大,不是我們小企業能做的。所以後來就停掉PayEx,更加聚焦在了電子商務軟件與服務這一領域。

在做ShopEx的時候,前期專注在電子商務的前端系統上,以至於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ShopEx就只是一個做前端的公司。其實後來ShopEx從前端到後端到數據營銷的系統均有提供,尤其是後端上發展迅猛。我們提供的是完整的電子商務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在業內基本上提供的產品線是最全的,服務的客戶涵蓋了戰略級客戶、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

回顧整個歷程,從沒有覺得自己錯過什麼,覺得自己的選擇對我們的團隊來說是最正確的。

當然,在上面這些已有成就的創業者中,有人認為自己什麼也沒錯過,有人覺得錯過了很多。對於這一點,我們的讀者可能也有很多話要說,歡迎在這裡留言交流,或者到知乎參與該話題的討論。

除非註明,本站文章均為原創或編譯,轉載請註明:文章來自36氪

要得知最新科技消息,請留意派亞普科技創見!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