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創業,我所知道的 appWorks

一天夜裡,一位北京的朋友問我:「什麼是創業?」

我不知道。

真的,關於創業,我幾乎什麼都不知道。他點了一根煙,繼續講著在北京投過的大小案子、看到的創業,解釋為什麼要避免自己的客戶投資自己……。「我不知道。關於創業,我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我懷疑我唯一正確的,可能只有心態,依稀知道自己什麼都是錯的。這就是創業。」

策略選擇、執行方式,組織結構,產品開發,市場定義,資金運用,行銷管道,溝通頻次,服務邏輯,辦公地點,股權架構,演講題目,分析建議,拆賬比例;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很少覺得自己是絕對正確的。就算一段時間覺得自己對了,那個對的事,很快就會不適用、很快就會變成錯的。

我和莊惠婷在 2007 年成軍,用資本和青春刻下了幾個重要的教訓,譬如說:

  • 我有一個 Idea

一個 Idea 一點用都沒有。創業需要上萬個 Idea,來完成那一個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一個 Idea。

  • 要 Focus

如果你關起門來 Focus 在產品,你會喪失市場的靈敏度。如果你 Focus 在外面募資,你會失去團隊的向心力。如果你 Focus 在專案管理,你會趕走創新。

你需要有良好的精神與體力,你唯一需要 Focus的,是 Explore。

  • 要做得比競爭者好

新創團隊的 SWOT 分析,應該只有 W 和 O。具體直接的競爭是成熟產業會發生的事,不是創業初期可以面對的狀況。創業的本質在合作,創造人家不願做的、不會做的、不能做的。競爭是成熟產業專業經理人幹的事,我們創業家的工作是合作。

  • 創業初期的資金來自三個 F:Family、Friends,以及 Fools

所有創業所有時期的所有資金,都來自 Fools;不是來自笨蛋的 Fools,是來自於願意相信你的 Fools。他們相信的不是你的 Business Plan,他們相信的是你。

我很傻,花了一段時間才真的搞懂,他們相信的不是我的口才便給,不是 100 頁的簡報檔,不是目標市場有 4,000 億台幣,甚至不是營收與獲利;他們相信的是你以前的老闆、你的母親、你大學最好的朋友、你的共同創辦人、你的天使投資人,他們相信那些一直相信你的人。

聰明、值得一起走下去的 Fools,他們會看你背後、看你的過去、看你的成功、看你的失敗。發現你用行動刻下的軌跡、持續變好的斜率。

我們後來發現,這些教訓並不是新的,其實並不值得台灣的年輕人重複這些相同的教訓。台灣不是沒有創業歷史,只是這十幾年,創業的傳承斷了,創新的氛圍酸了、創造的環境臭了。林之晨從紐約回來創辦 appWorks 之後,這些創新的星火才又重新被聚集起來,接上世代傳承的責任,灌溉酸化的土壤,抨擊那些久而不聞其臭的過時臭鮑魚思維與價值觀。

我所知道的創業,不只是創造未來的一個過程,如果那個未來並不令人幸福、不讓人自由、不值得期待,那樣子的未來,不值得被創造。而創業,就是除了那個不值得創造的未來以外,所有的一切可能。

如果不是為了這樣子的幸福,我們經不起一再的失敗、難堪的指點,與永無止境的挑戰。

很多網絡上嘴巴臭得要命、又不敢失敗的傢伙,大概不會認同我的說法。但在我眼中,appWorks 其實從來都不是一個模仿 Y Combinator 育成新創團隊的辦公空間,那只是個頭腦簡單的聯想,不容易幫我們看出事物的本質。

appWorks 孕育的,是台灣的「創業家精神」,是「台灣創業家」的精神。不論是加入別的新創團隊、回到成熟的企業體、或是繼續在新創的領域親手捲起袖子耕耘。這裏孕育的,是未來可以更幸福的可能性。

這是我所知道的 appWorks

第 6 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開始接受申請:http://appworks.tw/incubator/

(圖片來源:Storm Crypt, CC Licensed)

原文網站 / 轉載自: TechOrange

要得知最新科技消息,請留意派亞普科技創見!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