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幾個月來,針對APP的刷榜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為什麼那麼多公司和應用都熱衷於刷榜?在業內甚至有流傳「最好的渠道就是刷榜」的提法,這句話究竟該如何理解?雷鋒網讀者、剛剛離職的wwone則以「過來人」的身份,為我們揭露了刷榜背後的那些事。一邊是「火坑」,一邊是「牌都沒有,打個毛的德州啊」的現狀,開發者們該如何選擇?
剛剛離職,正好趕上老東家又陷在「血雨腥風」中了。這麼說吧,我之前是負責國內某知名企業的手游部門的市場推廣的(為避免軟文嫌疑,略去此名字)。這公司的手游……很暴利,但是口碑不咋樣。其實說白了就是APP刷榜的那些事。估計有行內人已經知道是哪家了。為此特意註冊個馬甲上來說話,就不用常用 ID了,免得被人翻出來不好。
其實我想說的是,APP刷榜是真心有用,而且所謂的刷榜,也沒外面傳說的那麼簡單。
我不太想在手遊行業做了,比較無聊。工作機械化,而且非常累。不過如果還有人想往火坑裡跳的話,我也就在這裡把幾個套路說一下吧。大家拿去自用,有效果不用謝,沒效果也別恨我。
一、手游推廣就是刷榜
不要相信概念,尤其是產品、設計方面的。在目前的手游市場上,在那些方面加投資的,要麼是不差錢的大佬,要麼是賠錢貨。穩健的小產品,尤其是在頁游市場上驗證過的,還是手游利潤的主力。
不要相信iPhone能讓單機復興。你要是做個單機遊戲,連渠道商都不願意接你信不信?頁游化的網游,輕操作、輕社交、重數值和消費引導。重視推廣,基本都能活。
在推廣上,手游就是刷榜。什麼口碑傳播都是扯,沒數據一切等於零。沒有刷出來的數據就沒有消費者自發的充值數據。所以必須去刷,不是為了投資人也不是為了面子,而是為了真實的用戶。
這裡的刷榜不僅僅是指刷App Store,百度指數仍然是一個有效的參考指標。各種第三方工具的捆綁安裝、iOS端的其他應用推薦、媒體宣傳、各種第三方的榜單,甚至是地推,都是有用的。
其實現在付錢養活我們做手游的,還是之前玩頁游的那批人,所以他們就吃這一套。不給消費者想要的東西,空談都是扯淡。
二、幾個重點關注的刷榜渠道和成本
首先肯定是App Store,這個都不用我說,必刷。刷起來也很方便。蘋果最近又調整了一次算法,直接結果是刷榜的成本在最近翻了一番。不過過兩個月應該又會降價。上個禮拜好像是總榜前十是一萬三,維護一天是一萬五。我的經驗是,刷到前十,人工維持三天,如果遊戲產品方面的數據不錯,後面兩天都不會掉太多。
時間也很重要,推薦周四刷,周五一定要在前十,這個時候是大量新註冊用戶進遊戲的時候,一直維持到周一,之後會有自然的增長和流失。但是只要產品和支付過硬,營收不會差。如果是周一刷上去,人工維持到周五就停了,那等於白刷,花錢打水漂比這個都強。
其次是各個遊戲站鋪量。和早年做端游去鋪173是一個道理。手游去各種遊戲站鋪新聞和鏈接是非常有用的。但 173自己做的那個手游站效果不怎麼樣。因為手游不太重視公會,所以專區作用不大,還是新聞和鏈接有用。國內有二十多個手游網媒,必須發新聞保證曝光度。但是由於沒有一家獨大的,所以精力可以分散些,追求量多。這個主要就是刷臉。日常的媒體關係和商務合作是必須的。有些節點,投放也是不錯的選擇。
其三是第三方工具渠道的合作。國內越獄的iphone用戶是手機網游非常不錯的用戶源,各種裝機工具。這個和安卓的玩法差不多。其實幹這行的都懂的,我只是要提醒下千萬別裝清高,以為iOS就怎麼樣,其實都一樣。
主要的方式是與工具捆綁下載到PC本地,用戶願意從PC上裝APP,就多給用戶一個選擇。相對而言,這部分的成本比刷榜便宜多了,但是必須有專人跟進協同,比較費神。另外其實還有一些小技巧,比如國內有一個手機裝機工具叫快用蘋果助手,他們的榜也是可以刷的,效果也不錯。我可以用技術方式,把應用刷到24小時最熱的第一屏,三天導過來將近十萬個裝機和註冊,還是很有用的。但是對於導量而言,總體還是老渠道量大,但項目多就被攤薄了;像快用這樣的新渠道,誰先上誰得益,以後有別的新渠道起來,原有渠道的成本也會上升。
其四是限免推薦的APP,國內比較著名的幾個,搞趣的效果最好,但是成本也高;其他幾個限免推薦的應用本身也在刷榜,他們誰的排位前,誰導過來的用戶就會上升。一些工具類APP的內置推薦也很有效。比如金山電池醫生,雖然量不大,但過來的用戶arpu值不錯。
其五是水軍。以前我們主要刷微博和貼吧論壇等。其實算起來,轉化率可以說是極低,帶來了用戶流失也快,屬於刷榜中的下策。但是由於便宜,整體上可以作為一個補充。像我們以前公司,水軍的作用,主要還是讓總監的報告好看點。反正做活做全套,不差這一點。
三、其他刷榜的注意事項
刷榜是目前國內手游唯一有效可控的導用戶的途徑,當然我說的是廣義的刷榜。這點其實我很不爽的。神馬市場神馬營銷,其實最後就是上位置,有位置就有一切,沒位置別的都白扯。這也是我為什麼覺得沒勁要離開這個行業。
對於位置的需求,我的體會是到最後還是靠刷臉,無論是自己的平台資源還是外部的媒體,最終就是刷老闆的老臉或者刷商務小姑娘的嫩臉。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積極的去找新渠道,新渠道常常有驚喜,我上面也提到了。有時候新出來的渠道,大家互相扶持,做大了什麼事都好談。
最煩的是那些「非大勿擾」的,動不動「我們大公司如何如何」。其實都是扯。現在手機網游除了那幾個乾爹系的,有幾個不是屌絲?掙錢的都半斤八兩,不掙錢的各有各的悲哀。
此外,找到用戶導進遊戲里之後,運營數據的監控和調整也很重要,我就不多說了。其實路數和頁游是一樣一樣的,看次登率和三登率,再就是周留存。如果三登都不錯但是周留存不行,那麼趕緊補量繼續刷。產品還是有希望的,可以小步快跑來做產品。但是如果一天之內數據都直線掉,那還是把刷榜的單子撤回來吧。
牌都沒有,打個毛的德州啊,是吧。
最後恭祝各位刷榜愉快,發財事小,保重身體事大,真心的。
By: wwone
相關文章
原文網站 / 轉載自: 雷鋒網 leipho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