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作者Jared Seehafer,這是他發表在refer.ly上的一篇博客。
嗨,我是Jared,這是我最後一次在Referly博客上發文章,因為我已經完成了先前的約定,目前在着手成立自己的創業公司。由於得到一些內幕消息,上周我和幾百號對創業公司感興趣的人一起參加了YC Startup School。
下面是我從這次會議上學到的一些東西分享給大家:
Lesson 1: VC投資——做大或失敗模式並不是創業公司唯一的模式
Joel Spolsky(創立了Fog Creek Software和Stack Exchang)用他自己成立的2家公司為例做了關於2種不同模式軟件創業公司的報告。一種是你從科技媒體里聽到的那種高速成長的公司,比如:Facebook,Twitter,Pinterest,Stripe,Square…
不過世上還有像Fog Creeks和37 Signals這樣的公司,這些公司也許永遠都達不到前面所說的幾家公司的高度。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就不是成功的,或沒有盈利的。事實上,這樣的成功門檻要低很多,這個方向的創業公司也更容易獲得成功。就如Joel所指出的,在同等的精力、技能和決心下,你有90%的概率成功創立一家千萬級的公司,卻只有 1%的機會成功創立一家十億級的公司。
Lesson 2: 市場會對你所創立的是否是高速增長公司做出選擇
如果你想在一個有網絡效應的市場里建立一家高速增長公司,並希望發揮關鍵性作用,你就想錯了。Joel拿他以前在Juno(提供免費在線撥號ISP)公司經驗說明想與如AOL(美國在線)這樣的大傢伙競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反的是,如果你瞄準的市場很小卻融了三輪千萬美元級的風險投資,正如來自South Park的創業導師所說的那樣,你以後可能要不好過了。也許,你會失去對公司的控制,甚至不得不過早賣掉公司。
Lesson 3: 天使投資人也在預言你的成功
天使投資人Ron Conway在1994年押注互聯網會成功。考慮到當時的環境是第一款瀏覽器Mosaic剛剛在一年前發佈。Ron Conway的遠見就是限制自己在互聯網軟件上的投資,而去投資一些互聯網公司,比如Google、Paypal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這種遠見是很重要的。
Lesson 4: 即使你在Buenos Aires(布宜諾斯艾利斯)也能做點什麼
Patrick Collision(Stripe公司的創始人)講了他曾經在Buenos Aires時的那些經歷,在這個不夜的城市裡他做出了Stripe。
我曾在Buenos Aires待過一周左右的時間,那是一座夜生活豐富的城市,那裡的人們都在拚命工作。所以可以理解為何Patrick Collison能取得成功,而我還沒有。
Lesson 5: 想要引起如Andreessen-Horowitz(風險投資公司)的關注就要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
Ben Horowitz(Andreessen-Horowitz共同創始人)說他選公司有幾個標準:1)創始人技術過硬且有決心成立偉大的公司。2)有獨特的想法。有獨特想法的意思就是當他們談到自己想法時就像瘋子一樣激動。如果這個想法是顯而易見的,那很可能已經被別人做過了,也就不會獨特了。所以想創業就要問問自己「我做的事情是不是只有我能看到前景而其他人不能?」
via refer.ly
原文網站 / 轉載自: 雷鋒網 leipho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