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創辦人暨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日前到丹佛大學之邀,為創業學校分享 Facebook 的創辦過程,並由 Y Combinator 的創辦人Paul Graham 主持及採訪。演講中 Zuckerberg 提到,企業的成長是需要戰略、需要時間去經營、需要對的時機,以及對複雜人性的敏銳度,而他甚至還提到,如果沒有 Facebook ,也許他就會去為微軟工作了。
- 慢慢來,「烘焙」你的企業
在演講中, Zuckerberg 表示,在創辦初期,線上廣告支援了他們足夠的收入,這些收入也都為往後長期的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所有的創辦合夥人都沒有任何創業的經驗,但是他們具有戰略性的策略。而 Zuckerberg 之所以特別選擇大學作為出發點,是因為這些大學生早就開始使用社群網站,像是 Friendster 或者是大學專屬的學術交流網,這些都是人們準備好要分享、連接到網路上的證明。
在一開始,所有的創辦合夥人都覺得,應該要比純粹只是「個人檔案」更加多元豐富一些。他們都很願意把時間與資源奉獻於製造分類、目錄等,即便到最後,這些被證實是成長的障礙。
「 Facebook 確實成長快速,但我們還是花了1年才達到100萬個用戶。」 Zuckerberg 說,擁有「烘培」的時間,對 Facebook 而言重要多了。
- 時機的重要性,讓 Facebook 得以成功
Zuckerberg 承認, Facebook 的成功有很大一部份是「天時」,人們老早就開始用 Wikipedia 等網站分享。另外,Friendster 雖有尺度上的問題,但也經歷了身價暴漲。 Paul Graham 此時追問,如果 Zuckerberg 再年輕個幾歲,而哈佛自己的社群網站也已經起飛了,那麼 Facebook 還會存在嗎?
「我很有可能會去做一些其他的科技相關的工作,而我也一直都對 Microsoft 那樣的企業有著相當高程度的尊敬,很多哈佛人畢業後都去那兒工作。」
但是他也認為,未來人們還是會持續瘋狂地分享自己的照片、更新自己的狀態,這些也是 Facebook 存在的意義。「10年後,人們會比現在更愛分享1,000倍,我們一直都在創造下一個更大的東西,這是我們持續不斷的任務,也是我們在 Facebook 的使命。」
- 瞭解人性,於是用 Facebook 延深人與人的關係
學生時代的 Zuckerberg 曾徹底被人性的複雜性給迷住,甚至開始接觸拉丁、希臘等古典語言。
這份對人性心理的熱情也被帶到了 Facebook ,他表示:
Facebook 是讓人與人間的關係更加強,而不是取代了現實世界人與人的交往。「人類可以維持與150人左右的關係」, Zuckerberg 說,「但 Facebook 讓這更延伸了。」
同時, Zuckerberg 也建議年輕的創業家可以多利用還在大學的期間,多去探索,多去發展新的興趣。
Facebook 的股價在 24 日表現亮眼,大漲了 19 %,股價收在 $ 23.32 美元,在 23 日發布財報後, Mark Zuckerberg 表示, Facebook 在行動業務上一直是公司業務中「最被誤解的」,這次大漲也讓 Zuckerberg 身價暴漲 $ 20 億美元。
盡管 Facebook 在 IPO 後股價並沒有如外界預期的好, Mark Zuckerberg 也一直被這個議題追打著,但經過了一段時間, Facebook 終究還是證明了自己的身價,就像他說的,一段能夠好好「烘焙」企業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資料來源:VentureBeat;圖片來源:tsevis , CC Licensed)
原文:Tech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