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媒體產業我們已經習慣了社交網絡的顛覆,後者的內容製造商可以直接和他們的用戶相接觸,現在社交顛覆的大潮開始向其它領域移動,比如服務行業的旅館出租、出租車、教育市場, Airbnb, Coursera 以及Uber 就是這個行業的典型代表,相反地那些沒有使用社交因素的服務業可能不會長久。
Coursera 是個提供在線課程的課程,最近在明達蘇尼洲被監管機構臨時叫停,因為他們跳過了一系列的申請「壁壘」,包括申請、登記及費用等。稍後國家部門開始重新審視對這些服務的監管,這也許成了該公司目前繼續擴大的一大障礙。而其他產業也面臨同樣的障礙,明顯表明國家監管條列還沒跟上企業的進化。
傳統行業和監管機構正努力對抗:
Airbnb跟傳統旅館租賃業務是相對的,因為其社交性允許公寓、住宅、拖車、甚至樹屋都能輕易聯繫到租主,而且無需任何營銷費用,這對傳統旅館租賃是種很大的威脅。但是社交因素是Airbnb成功的關鍵,也是保證低門檻和低交易費用的由來。比如本文作者Mathew Ingram就是在Facebook的一個朋友那裡發現這項服務的。
Uber,出租車調度服務是另一個跟傳統企業條例鬥爭的突出例子,現在從舊金山到紐約它都遇到了傳統監管機構設置的困境,雖然紐約已經表示會迅速調整來適應這個新變化,但該公司最近還是被迫撤回一個服務版本(電子叫車服務)。傳統出租車司機獲得牌照都是一筆很大的費用,但Uber這樣的服務要是允許私營業主也可以進行出租車業務,單就紐約市來說,這會損失近100萬美元的牌照費,所以監管機構當然不樂意。
所謂顛覆就是創業公司充當傳統的「監管黑客」?
如同紐約風投Chris Dixon在近期博客描述的, 像Airbnb 和Uber 這樣的創業公司就是「監管黑客」,他們企圖強迫現有的行業監管結束運行,就像當初創業公司顛覆電信行業的舊制度一樣,最後電信行業的規則沒有阻撓行業的發展而是被迅速調整來適應這些創業公司。
因為許多法規是現任者用來保護他們的市場地位的,當後來者嘗試新模式的時候,創業者需要走點「後門」,讓它們的模式盡快成功,以後當你回過頭去看的時候,今天的「監管黑客」也許就是明天的行業主流。
還有其他成百上千的創業公司例如Lyft、 SideCar和 TaskRabbit準備把點對點的社交商業模式沁入到許多行業中去,甚至於定製生產行業。例如Etsy直接讓設計師展示設計作品,而無需經過傳統的渠道或中間商,雖然目前的監管機制可以阻止它們一段時間,或者使其中一兩個創業公司失敗,但是監管阻擋不了前進的潮流!
Via gigaom
原文: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