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的商業模式是成功的一半。
Airbnb 是一個旅行房屋租賃社區,被時代週刊稱為「租房領域的eBay」,昨晚(24日)美國證監會文件顯示Airbnb正在籌集1.17億美元C輪融資,並準備上市。Airbnb在此前兩輪融資中曾獲780萬美元和1.12億美元投資,現在資本市場對Airbnb給出的估值在20-30億美元之間。而短租行業「一哥」,美國的HomeAway,市值為32億美元。
其實早在Airbnb模式取得爆髮式成長,進行B輪融資的2011年5月前後,國內的C2C(Copy to China)創業者們便迅速地將它在中國市場進行了複製:2011年4月愛日租上線;2011年9月游天下短租發佈;2011年8月趕集網旗下的螞蟻短租上線;2011年12月途家網上線;2011年12月住我那上線;2012年2月58同城推出日短租;2012年5月,租這兒網上線;2012年8月小豬短租(58同城的合作夥伴)上線。另外,國內短租房服務網站(類Airbnb)還有快樂租(住哪網) 、程途網中國日租網、自由家、租這兒、租了啦、美租網、愛租客、搜短租網、短租迷(訂點網)、樂日租等。
21世紀經濟報導將這些idea來自Airbnb & HomeAway的中國日短租公司分為四大類:一是像「愛日租」這樣的創業型網站;二是依附業務相關的互聯網公司,如搜房「游天下」和趕集網「螞蟻短租」等;三是傳統房屋中介推出的網站,如鏈家旗下的自如友家;四則是像「途家」一樣自己介入線下房源,而非聚集房東與租客的平台模式。
而北極光總經理姜皓天則認為短租房行業可分為三種模式:第一個是平台的模式,即網站作為平台,業主和租客是賣家買家角色,溝通交易,類似C2C;第二種是成為另一個「極端」,網站自己去建立房源渠道;第三種則是介於前兩者之間的模式,如途家網,在平台和自建自營之間找到平衡,有些事做,有些事不做。
其中最被看好的是定位為中高端度假公寓平台的途家網,它被視為HomeAway和Airbnb的中國複本。途家網創始人羅軍曾任新浪樂居總經理,並且今年5月途家網宣佈已獲得光速、鼎暉、攜程和行業老大HomeAway聯合投資。
途家網將業主的旅遊地不動產在自住之外多餘的時間託管,提供入戶管家服務,並通過途家平台幫助做經營或出租。
同時途家網又結合本土國情做了些模式創新。Airbnb被視為「租房領域的eBay」,即賣家是個人,純粹的C2C,個人對個人。但途家類的網站是自己面對買家。
Airbnb 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抽取佣金,比例是交易額的10%。國內短租網站商業模式也基本仿照Airbnb,即從房東與租客交易中收取一定比例佣金,如螞蟻短租收取 10%,愛日租12%,游天下5%。但是途家網還選擇了跟地產商合作,推出住宅公寓管家、開放式租約託管經營和媒體聯合推廣服務。
具體的合作方法:
對於開發商:開發商樓盤「帶租約」式售賣,承諾業主每年固定回報;
對於業主:前期(如前三年)享受開發商承諾固定回報;後期(第四年起)委託途家託管經營,按照一定比例享受長期收益分成。
按說日短租本本該是旅遊OTA巨頭的份內事,連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和趕集網都積極參與,但由於目前行業規模實在太小,攜程和藝龍都缺席了這場日短租大戰。攜程選擇了和途家網合作。
但是,中國日短租行業發展也將面臨很多考驗。國內複雜的誠信體系和家庭度假酒店服務水平勢必讓蜂擁而上的玩家頭痛不止,如何保證交易發生在平台內以及合理收取佣金維護線下關係都是大難題。另外消費習慣培養也是個大問題,家庭房屋租賃市場消費習慣在西方由來已久,而我們的放假太貴,租金太貴,國人對旅遊住宿的理解還多停留在暫住層面。
本文由 摩西 授權虎嗅網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
原文鏈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5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