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瀏覽器征戰海外的10個故事

峰哥有幸請到海豚瀏覽器CEO楊永智講在海外遭遇的那點事。

1、海外權威媒體影響力很大。被Techcrunch第一次報導的第二天,我們郵箱收到上千份簡歷。這在國內難以想像。

2、第一次參展巴塞羅那MWC展用近20萬買展位,完全是浪費錢。巴塞羅那治安差。為省錢演示機器是從國內背過去,在酒店辦入住時被全部偷走。

在酒店觀景露台,與歐美記者、廠商、運營商熱烈討論海豚瀏覽器的語音控制功能。和白天枯燥的新聞發佈會比,這裡更像是新老朋友聚會。

3、海豚工程師發現Facebook Ringmark測試用例有Bug,多次溝通協助修改。我們發現找BD的人沒用,找工程師就效率高也容易溝通。FB是個工程師驅動的公司。

4、海豚聲納使用頻率最高的是日本。聲納是語音控制網頁瀏覽,類似Siri。

5、海豚最初沒有插件系統,希望所有功能都在主程序中完成,也就是「大而全」。但國外用戶更關注核心功能和定製化,大而全在海外遇冷。內部多次調研和討論後,把非核心功能從主程序中獨立出來。這得到用戶肯定。

6、經常被問是不是「走出國門更容易賺錢?」思路是對,但沒想的那麼容易。用戶習慣和文化差異,需要深入瞭解以及本地團隊。尤其日本市場比美國歐洲更封閉。

7、海豚海外團隊幾乎每個成員都曾是海豚用戶或合作夥伴。吸引老外加入非傳統意義上的硅谷公司,需要他認可團隊和企業願景。海外市場負責人Edith Yeung加入海豚是因為覺得很少公司能同時把美國和中國市場都做好,這很酷。

8、高通CEO的兒子保羅.雅各布也用海豚。這是高通投資部最容易說服總部投資海豚的故事。

9、硅谷教父邁克.默瑞茨是個孩子氣的老人。他穿著紅色休閒褲坐我對面,雙手平攤拖著下顎趴在桌上看我說:沒關係,人類遠古時是沒PPT和投影儀的,讓我徹底放鬆下來。

10、開脫美國市場很難跟運營商合作。要從用戶口碑做起。廠商和運營商被谷歌壓制的厲害。

原文:虎嗅網

要得知最新科技消息,請留意派亞普科技創見!

Categories: